3308维多利亚检测线路(中国)有限公司-百度百科

行业新闻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国有林场:改革脱困路渐宽
信息来源:中国林业网      发布日期:2016-07-07      浏览次数:2728次
  阅读提示
  我国现有国有林场4855个,职工75万人,经营总面积11.5亿亩,其中林地8.7亿亩,森林6.7亿亩,森林蓄积量23.4亿立方米,分别占全国林地面积、森林面积和森林总蓄积量的19%、23%和17%,是国家最重要的生态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态福祉的重要保障。然而,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国有林场连续多年负债前行,面临着民生艰难、员工流失、林分退化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去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全面启动国有林场改革。当前,国有林场改革正全面推进。日前,记者深入几大林区采访调研,了解到各地林场在改革脱困中的新探索。
  林场民生如何改善
  林场民生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员工结构优化、生态功能提升就无法良性循环。
  改善林场民生的根本是要理顺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完善基础设施、财政保障等支持政策,同时也要靠转型发展,增强自我造血能力。拥有19个国有林场、曾经60%职工下岗的吉林省蛟河市林业局正是转型发展破解民生难题的好典型。
  蛟河林业也曾非常困窘,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负债高达1.8亿元。职工开不出工资,纷纷外出打零工挣生活费。家住蛟河火车站边的李兰香老人说,那时在火车站附近蹬三轮、扛大铁锹找活干的人,不少是林场工人。2005年,蛟河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局牵头,19个国有林场和3519位林场职工入股,成立了吉林省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股份有限公司。经过精心培育市场,如今,拉法山国家森林公园各景区年接待游客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0万元。公司兼营矿业开发、机械加工、房地产、商贸,生意做到长春、哈尔滨、青岛、北京,目前总资产已达152亿元,年利润高达1.2亿元,国有林场在岗人员年均工资达30164元,远远超过当地城镇职工收入水平。“以前每月只能领到400元生活费,现在我一个月收入比过去一年都多。”林场职工刘文和说。
  蛟河国有林场日子越过越红火,能提供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多。“这几年,我们把推向社会的2000多名职工全部招回安置,还为5000多社会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蛟河市林业局局长张效仲说。
  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站长杨超告诉记者,目前全国有2570个国有林场已建立森林公园,占全国森林公园总数的90%;有242个国有林场建立了湿地公园,占全国湿地公园总数的50%。全国许多著名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和世界自然历史文化遗产,如黄山、泰山、九寨沟、张家界,也都分布在国有林场的经营区内。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每年到国有林场旅游休闲的游客高达5亿人次,且呈快速增长态势,仅2014年“十一”黄金周到国有林场旅游休闲的游客就达5000万人次。
  围绕生态做文章,或许是国有林场从根本上解决诸多难题的好办法。
  员工结构怎么优化
  39岁的何文龙是四川省南坪林业局123林场职工,也是123林场年龄最小的员工。“我们林场已经连续好多年没有新人进来了。”何文龙觉得,主要是因为林场收入低、工作辛苦、地方偏远,年轻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来。
  而河北省林业厅直辖的塞罕坝机械林场,虽然与四川省南坪林业局123林场相距数千里,但情况大致相同:全场36岁到55岁的职工有772人,占66.4%;56岁以上的职工有178人,占15.3%。
  实际上,在我国现有4855个国有林场中,多数为人员结构老化、青黄不接而苦恼。不过也有例外,云南昆明海口林场就是一例。
  29岁的谢志勇是一名从遥远的山外来到海口林场的大学毕业生。大学生来这深山老林,所学专业能用得上吗?谢志勇说,用得上。原来,改革后,海口林场从生产型单位调整为技术管理密集型单位。技术岗位从以前的16人调整为现在的57人,工程师从5人增加到30人。海口林场对参与科技项目、发表文章均给予奖励;对引进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给予现金奖励和补助。全场113名职工中,高学历、技术型人员占比越来越高。现在,海口林场40岁以下的职工,100%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人员知识结构优化后,海口林场科研实力越来越强,科研项目越来越多。最近两年,海口林场共完成各项科研项目20个。其中,“云南昆明海口种质资源保存基地”“野生树鼩替代灵长类实验动物规模化繁育技术”被列入国家项目,“昆明市磷矿采矿迹地覆土植被恢复技术研究项目”荣获昆明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因科研成果突出,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正式批复,同意海口林场成立科学技术协会。
  杨超表示,国有林场改革将着手解决员工结构优化问题,核定的事业编制主要用于聘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骨干林业技能人员,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全国现有48万名在职职工中,除22万名管理、专业技术和骨干林业技能人员纳入事业编制外,其余26万人通过多种途径妥善安置:14万人采取购买服务方式从事森林管护抚育,7万人从事林业特色产业,并逐步过渡到退休,另有5万人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引导转岗就业。在国有林场内部管理上,实行以岗位绩效为主要内容的收入分配制度,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
  退化林分如何更新
  《国有林场改革方案》明确提出:要以维护和提高森林资源生态功能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多年来,国有林场由于历史欠账较多,资源枯竭、林分退化等问题较为突出,如何尽快更新已退化的林分,提高森林资源生态功能呢?
  山西省右玉县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改造“小老树”,是退化林分更新的好典型。
  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地处毛乌素大沙漠东部前沿,总经营面积169.11万亩,属京津风沙源重点治理区。上世纪50年代,右玉县森林覆盖率仅为0.3%,沙化面积高达76%,几乎日日刮沙尘暴。为此,几十年来,当地林场职工坚持不懈造林。
  “那时俺们这里环境条件非常差。冬天低温经常在零下40摄氏度,很多树干被冻得炸开。俺们试种过很多树种,只有小叶杨能成活,于是全部种上小叶杨。”油坊林场退休职工张宏世老人说。沙地种满小叶杨,右玉县森林覆盖率提升到54%,沙害显著减轻。然而,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小叶杨渐渐退化,不仅个子低矮、枝干歪斜,而且病害频发,成了“小老树”,生态功能越来越差。
  “小老树”如今退化严重,甚至备受社会环保人士的批评,但又不能把它们全砍掉。“几十年来,小叶杨在不毛之地扎根存活,改良了环境,很多原来栽不活的树种现在都能活了。”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局长王治中说。
  桑干河杨树丰产林实验局与中国林科院、山西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合作,决定在尽可能减少生态扰动的前提下,针对不同林分,实行科学改造:在“小老树”分布密度较大的林块,实行带状间伐植苗更新;在“小老树”分布密度较小的林块,实行林冠下植苗更新;对“小老树”长势很差的林块,实行片状皆伐植苗混交更新;对“小老树”相对健康的林块,实行伐桩嫁接改造;对更新后保留的健康杨树林块,推行针阔混交与伐桩嫁接改选更新相结合。
  “这就是用劈接法在‘小老树’树桩上嫁接的新树。”油坊林场场长韩钦指着一棵枝繁叶茂的杨树说。拂开树根部覆盖的泥土,能清晰看到嫁接的疤痕。韩钦告诉记者,像金白杨、银白杨等适应性强、速生、材质树种,虽然扦插能成活,但采用硬枝扦插繁殖,生根率较低,因而一般以嫁接繁殖为主。在“小老树”根部嫁接金白杨等优良树种,时间短、成本低、易成活,而且不必浇水,生态扰动少,现已推广2万多亩。
  “长期以来,国有林场承担着林业科学研究、生产试验示范、教学实习基地和林业新技术推广的重要任务,在良种繁育、育苗、造林、森林抚育、低产林改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同时,国有林场在林业生产技术、设施设备、经营管理等方面所具有的优势,对毗邻乡村集体林业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改革启动后,国有林场科研力度进一步加大。”杨超说。
  据了解,目前,福建省国有林场科学试验研究项目已达260多个,其中已获得国家和部、省级成果奖、推广奖的有50项。广西东门林场已成为亚洲最大的桉树基因库和全国著名的桉树育种研究及种苗生产基地,开展科学实验169个。广西东门林场、浙江开化林场等一大批国有林场成为大家公认的科研基地,摸索出的成功技术和经验以多种形式向社会推广。国家林业局数据显示,国有林场造林速度快、林分质量好,造林保存率平均高出20%至30%。
  国有林场面临的诸多历史问题,要从根本上予以妥善解决,还得靠创新和发展。我们相信,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广大国有林场的境况会越来越好,神州大地会越来越绿!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