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的“护林长征”
信息来源:中国林业网 发布日期:2016-06-14 浏览次数:2760次
对花儿最真的热爱,不是把它摘下,而是让它矗立枝头,每日呵护。对大山最深的眷恋,不是守望,而是生命与之相融,青山如己。共产党员景祥俊,四川通江县一名护林员,曾被医生诊断离生命的尽头只有5年,如今14个年头已过,她仍然坚守在巴山深处巡山护林,莽莽青山已成为她的生命。
孤独山林,扎根安家
端午前夕,记者来到通江县铁厂河林场泥地坪管护点,一位大眼睛、脸颊消瘦的女人正在清理栅栏,木架搭成的栅栏把管护点的房屋围了一圈。记者上前打招呼,她侧耳应对,脸上充满了笑容。原来,她就是景祥俊,比记者预想的要年轻许多。
泥地坪管护点位于米仓山南麓,离巴中市通江县城约3个小时车程。在四川茂密森林中的所有林场管护点中,泥地坪的地理条件并非最为恶劣,但管护人员却是最少的之一,这里仅有景祥俊和她的丈夫张志才二人。
泥地坪工区也曾经热闹过,不过时间短暂。1997年,景祥俊从通江县林业技术学校毕业后,与其余6位小伙伴一起进入到工区,从事营林生产。“当时这里没水、没电、没路,条件真的很苦。”景祥俊说,营林生产每项工作都是体力活。整地培土、育苗造林、割灌除草,一天下来腰酸背疼,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工区,晚上躺在床上,全身像散了架似的。
在泥地坪工区,不到一年时间,6名同龄伙伴都一个接着一个离开了。“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说实话,我是泪眼蒙眬,我真的感到茫然无措、孤独无助,我曾不止一次地问自己,难道当初的选择真的错了吗?”
但景祥俊最终选择留了下来。她说,外婆、父母都是林业工人,自己从小就与森林接触,大山也是心底的一处港湾。只不过在这个港湾之中,有时也有惊涛骇浪。
在铁厂河林场,景祥俊跟男人们一样,到伐木区挖“窝子”,一天要挖上百个,双手起茧、起水泡都是常事。每年2月份开始,景祥俊便背着上百斤的树苗外出植树。她记得到竹竿峰,来回路途都需要6个小时。一个下着小雨的傍晚,景祥俊在植完树后回工区的路上,由于路面湿滑,不小心一个踉跄滚下了山坡,一根小树桩扎伤了景祥俊的掌心,她忍住痛慢慢爬起来,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工区已是晚上九点。黑漆漆的屋子,水瓶里没有一口水,厨房里冷锅冷灶,也没有人陪着说话,景祥俊呆呆地坐着,委屈、难过、伤心一起涌上心头……
在茫茫深山中,景祥俊除了忍受孤独以外,还面临着生命的威胁。她在一个夏天去向阳坪砍杂灌,没想到弯刀砍到藏于杂灌下的马蜂窝。“呜呜……”一群马蜂腾空而起,黑压压一片把景祥俊团团围住。尽管她拼命往前跑,但浑身上下还是被蜇了几十处。“刺一下就是一个泡,脸肿得厉害,眼睛根本睁不开。”景祥俊说,是张志才背着她一路小跑,到了附近一位乡村医生家里,用草药及时阻止了毒液的扩散,医生说再去迟一点,可能就没有命了。
谈起张志才,景祥俊会露出一丝微笑。1997年夏天,景祥俊在山上除杂灌,突然中暑晕倒。林场附近村民张志才背着她去输液,然后回到山里,帮助景祥俊完成生产任务,天黑时又把景祥俊背了回来。渐渐地,景祥俊对这个质朴的年轻人产生了好感。
张志才的家位于泥地坪工区的山腰上,也是诺水河镇管辖范围。他的家四面漏风,竹篾片扶上泥浆就是房屋的墙。“但他是一个能在山上陪我的人,是我心目中的理想人选。”景祥俊说,尽管父母坚决反对,但他们还是在1998年元旦在工区举办了极为简单的婚礼。
2002年8月12日上午,景祥俊在除杂灌时,突然感到天旋地转,一下晕倒,丈夫张志才背着她到县医院里检查。检查结果是左肾萎缩,右肾病变。景祥俊还清楚记得有医生说,她离生命的尽头最多只有5年时间。那年,他们的女儿只有1岁。
“我并没有把病情告诉父母,毕竟他们都老了,不想让他们操心。”景祥俊说,母亲去世时都不知道她病情有多严重。景祥俊甚至还把以前的体检报告给烧掉,也没把病情立即报告给林场。2002年,景祥俊由营林工变为护林员。这时,她的“护林长征”才真正开始。
寄情山水,生命长征
2002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在四川启动的第四个年头,茫茫群山植树造林也基本结束,巡山护林、防火防盗也成为林场一线工人的主要工作。他们行走在大山深处,不仅要面对野生动物和地质灾害的威胁,更要与寂寞为伍,孤独为伴。对于景祥俊来说,还多了一层生命重塑的意义,也是一场生命的“长征”。
以泥地坪管护点为中心,周围上万亩森林都在景祥俊的管护范围之内。担树垭、竹竿峰……山上的小地名,景祥俊都如数家珍。
景祥俊说,山林中,她有时候也突然感到落寞,从很高兴的心情转变到莫名失落感。望着树林,想起母亲去世那年,还来帮忙为栽下的树苗除杂草,如今苗已成树,母亲却已不在。2007年,当她下山赶回老家时,母亲的遗体已被送到了殡仪馆。“没见到母亲最后一面,这是一生的遗憾。”
“谁没有年轻过呢?谁不向往无忧无虑的生活呢?”景祥俊喃喃地说,但现实生活是残酷的,对她而言,那只是幻想,山中一草一木才是最真实的。心情不好时,她站在山头大吼,回荡的声音算是给她的抚慰。
对孤独的突围,对生命的重塑,景祥俊寄情山水,逐渐与青山相融。她行走林间,歌声不断。青松、腊梅傲立雪中,她便放歌“雪花飘飘,北风萧萧,天地一片苍茫……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想念母亲时,她就会唱“流浪的人在外想念你,亲爱的妈妈……”想到自己病魔缠身时,她就会对山林唱“轻轻地,我将离开你……”
铁厂河林场副场长胡建说,景祥俊已经离不开那片森林,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已刻上了她生命的印记,也成为她生命的组成部分。丈夫张志才为了照顾她养病,也放弃外出打工的机会,一起巡山护林,风雨相伴,这位“编外护林员”的丈夫成了她的“拐杖”和“保镖”!
除了歌声,景祥俊还写了近20万字的巡山日记。若不是记者亲眼所见,很难想象这些日记出自身体羸弱的一位女子之手。
“生命里的花,随时凋谢,花开正时,要好好欣赏,不要错过花期,正如人活着要好好珍惜自己的职责一样……”
胡建说,巡山日记是对护林员的要求,只需写上森林情况即可,多年以来景祥俊却把自己的人生感悟全记录下来。他发现后感到非常吃惊,“很显然,她把自己的生命融进了大山,融入了森林。”
几年前,景祥俊的工资每月只有千元左右,微薄的工资使她去大医院看病是一种奢望。铁厂河林场领导在知道她的真实情况后,为她积极奔走,景祥俊的命运和事迹也在当地引起了轰动。
虽然左肾坏死,右肾萎缩,一只耳朵的听力开始下降,但景祥俊仍然坚持上山。“如果我不上山,在山下进行长期治疗,也许早已不在人世了。”景祥俊说,是大山给了她生命。
19年的坚持,林区的山山岭岭印满了景祥俊娇小而坚定的脚印,林区的沟沟壑壑见证了她瘦削而从容的身影。她在林区累计行程6万多公里,植树64万棵,“染绿”了近4000亩荒山。十余年来,在她的精心管理下,这片近万亩的林区从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也从未出现过一起盗采盗伐案件。
小树长大,最美风景
“身体不好,这是上天对我的不公,但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确让我感到很温暖。我不后悔我的选择,所以我把爱情、婚姻和家庭都留在了这里。日子虽然过得很简单,但看着自己种下的树一天天长大,这也是生活中很美的风景。”——《景祥俊巡山日记》
由于巡山护林,景祥俊也没什么时间照顾女儿张馨月,现在她最大的心愿是花点时间陪陪孩子。2016年端午假期一到,她便匆匆下山,把女儿接到山上来。张馨月从小住在景祥俊姐姐家,在通江县城读书。景祥俊没在雨天给女儿送过一次雨伞,也很少参加家长会,没陪她过一次儿童节……
张馨月曾经不止一次向妈妈要求,希望能多来学校接她,在同学面前露露脸。“好让欺负我的男孩子知道,我也是有妈妈的孩子。可她总是答应了我,却又欺骗我,那时我真的好伤心,为什么大人总教育孩子:说谎的孩子要被狼吃!可她却对我说了那么多的谎!”
每年春节,对于其他小孩子来说,是一个无比愉快的节日,对张馨月而言,却比平时更加无聊。那段时间,景祥俊夫妇格外紧张,除了要走村入户进行防火宣传外,还要提防上坟祭扫、办酒席、走亲戚的人们燃放鞭炮和烟花。一旦哪里有鞭炮声响起,他们就如临大敌,迅速赶去,叮嘱人们要注意防火。
有时,景祥俊也带着女儿巡山护林,一路上教她认识各种花草,指认自己所栽下的一棵棵树苗。在竹竿峰,十多年前景祥俊栽下的青松幼苗只有拇指大小,如今树木已有碗口粗,成片的松林在山风吹拂之下,形成沁人心脾的动人风景。
在张馨月的记忆中,家中的饭桌上很少有肉,即使有肉,妈妈和爸爸都是让给她吃。有一次,林场的叔叔给她买了一个鸡翅膀和一个鸡腿。拿着香喷喷的鸡翅膀和鸡腿,张馨月正准备吃,突然想到妈妈肯定没吃过,便收了起来。
“我把鸡翅膀和鸡腿拿出来给妈妈,妈妈顿时流泪了,抱着我,哽咽着说:‘真是我的好女儿’。最终,我和妈妈共同分享了那美味的鸡翅膀和鸡腿。妈妈说,那是她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张馨月说,她就好像妈妈栽种的树,也在一天天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