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8维多利亚检测线路(中国)有限公司-百度百科

行业新闻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丝绸之路上的绿色旋律—中国荒漠化治理经验成国际焦点
信息来源:新华网内蒙古频道      发布日期:2015-08-14      浏览次数:5241次

  7月28日至30日,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库布其沙漠成功举办。中国荒漠化治理经验成为国际焦点的同时,“一带一路”建设亦被写入大会主题。

      在这条充满传奇的商道沿线,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正在饱受荒漠化的困扰。如果没有漫漫黄沙掩埋了历史,昔日的丝路应在这里写下繁荣。

      论坛上,来自4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政商和学者代表分别就共建绿色丝绸之路经济带、建立全球荒漠化防治的国际合作新机制等议题开展了研讨。

      中国荒漠化治理经验成国际焦点

      今天的库布其首先向来宾展现了沙漠另一面的美丽。

      代表们深入沙漠腹地,参观了绿植葱葱的沙漠植被修复区、多姿多彩的沙漠植物种子库、能源循环利用的沙漠生态产业园以及与扶贫产业相结合的生态光伏项目,现场观摩了亿利资源集团创新的“气流法”、“螺旋打孔法”等植树技术。代表们对“库布其荒漠化治理模式”逐渐形成了立体认知。

      作为全球唯一致力于推动荒漠化防治和生态经济发展的大型国际论坛,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自2007年创立以来,始终聚焦这个困扰全世界的难题——荒漠化。

      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问题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的土地面积173万多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其中,80%分布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

      沙漠是有生命的。在当天举行的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中国政府代表表示,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并认真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走出了一条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并重、治沙与治穷共赢的中国特色荒漠化防治道路。

      库布其是中国第七大沙漠。论坛期间,中国荒漠化治理实践的“库布其模式”被多次提及。这一模式由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拉动、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经过多年努力,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有1/3披上了绿装,沙漠沙尘天气减少了95%。而沙漠中药、生物肥料、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等产业的壮大,也极大改善了10万沙区民众的生活,年均人收入从不足2000元增长到近万元。

      库布其只是中国推动荒漠化治理、建设生态文明的典型案例之一。据出席会议的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介绍,近年来,中国持续加大对荒漠化防治与环境保护的科技投入,推动了生态修复的产业化发展:“形成了沙生植物筛选培育、沙区植被修复、经济型防沙体系构建等一批防沙治沙技术新模式,累计示范转化面积已达2000余万亩。此外,建设了库布其沙漠化防治、毕节石漠化防治、三江源生态治理等国家级生态综合治理科技示范基地,带动了生态医药、生态光伏、生态牧业、生态旅游等产业的发展,将生态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由‘两难’变为‘双赢’。”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秘书处执行秘书莫妮卡·巴布女士表示,中国的防沙治沙给当地生态带来了巨大转变,数百万人口从中获益,希望中国的治沙模式能在更大范围推广。

      沙漠是近在眼前的“另一个地球”

      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召开前夕,NASA宣布发现了开普勒452B“类地行星”。消息在论坛上余温犹在,当代表们激动地向人类探索宇宙的精神致意时,回头却发现沙漠就是近在眼前的“另一个地球”。

      “沙漠是人类共同的希望。沙漠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4,几乎全部未利用。与1400光年外的452B相比,沙漠简直是近在咫尺,与耗费庞大的宇宙开发相比,沙漠开发几乎就是唾手可得!”全国政协常委、论坛秘书长王文彪是在为他出生、成长的家乡呼吁,也是投身治沙事业27年的思考与倾述。

      “沙漠荒芜,但这也意味着广阔的空间资源;沙漠缺雨,但这也意味着充足的光热资源;沙漠形成原因复杂,这也就意味着丰富的地下资源;沙漠植被独特,这也就意味着珍稀的食药资源。这是多么诱人的宝库,等着我们去探索和开发。”

      抛砖引玉,首场商业资本平行论坛即以“秉承以商业力量、新商业文明、金融资本手段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化发展的引领作用,注重金融手段在共建丝绸之路中的核心价值和纽带作用”为话题,引发了企业家的深入探讨。

      澳门中华总商会副会长崔世昌认为,在未来一个时期,绿色化工将能够取代以后的化工,这不仅对中国也是对人类都是一个新的贡献。

      作为土生土长的内蒙古人,蒙草抗旱集团董事长王召明对沙漠的感受最深,从小时候的恨沙怕沙,到今天目睹在库布其模式将沙漠变绿洲,他直言不容易。王召明建议,沙漠土地的使用权能否区别于草原、农田,设立另一种土地权。

      华谊集团董事长刘训峰、长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志刚、新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傅军等商界代表在论坛上相继发言。

      “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下的金融创新与合作

      “‘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的金融创新与合作”被作为大会分论坛的主题之一专门进行了讨论。

      代表们相信,由政府支持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是广泛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不竭动力。绿色丝绸之路建设,需要金融支持与金融创新。

      刚刚拿到上海首张民营银行牌照的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参加了这次论坛。他说,“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分布着面积广阔的荒漠化地区,确实需要投入更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而从某种角度上看,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对金融业来说,都是好项目。好项目不应缺乏金融资源。

      王均金庆幸他们起步比较早。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亿利资源集团与均瑶集团等机构曾共同发起“绿丝路基金”,首期募资300亿元。“‘绿丝路基金’是股权投资基金,主要就是投资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领域。‘一带一路’里面会出‘黄金’。”

      经过为期三天的论坛,来自10个国家的与会代表共同审议通过《库布其全球沙漠化行动计划》,汇聚全球的商业力量、科技力量、文化力量,通过PPP的模式,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绿色战略,推动全球联合国提出的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的实现,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