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8维多利亚检测线路(中国)有限公司-百度百科

行业新闻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脱贫路上的头雁
信息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日期:2015-07-29      浏览次数:6406次

脱贫路上的头雁

——追记辽宁彰武县阿尔乡镇北甸子村原党支部书记董福财(下)

 

  一棵棵青松茁壮成长,一条条道路宽阔硬实,北甸子人更希望能够彻底摆脱贫穷,走上致富的道路。老村支书董福财曾不止一次地和身边的人讲:“既然当了村干部,那就要带领村里的百姓脱贫致富。”
  共致富——信守诺言得民心
  现如今小有名气的养牛大户王辉,说起董福财,除了敬重就是感激。
  15年前,王辉没技术没经验更没资金,在董福财的帮助下,硬是成了彰武县远近闻名的牛人。那时候王辉的父亲刚去世,他盖牛舍和买牛,至少需要10万元。全家翻箱倒柜地凑,加上从姐姐婆家借的,也就两万来块,王辉急得几天吃不下一口饭。无奈之下,他想到了董福财,没想到董福财一点磕绊儿都没打:“贷款,我给你担保。”
  董福财领着王辉东奔西跑,不停地说好话、赔笑脸,但还是“碰钉子”。因为年轻,也没经历过啥挫折,吃了几次闭门羹后,王辉脸上就有点挂不住了,“要不拉倒吧,不整了。”结果被董福财狠狠训了一顿。气盛的王辉也把董福财当成了“出气筒”,几天的委屈化为怒气,全撒到了他身上。哪承想,半个月后,董福财兴奋地告诉王辉:“贷款下来了,8万块,今后就看你小子的了。”
  有的村民种地没钱,董福财到信用社说情,忙着帮大家跑贷款;有的村民摸不准致富门路,他带领大伙想办法。在村里倡导下,几户人家带头搞起了养殖示范小区,挣到了钱,村里有条件的也都跟着干了起来,村里的牛羊养殖户如今已扩大到30多家……
  村民陈其华说:“老支书干事实,自从村里通了公路,收粮食的车直接开到门口,不但卖粮方便,价也比以前高了不少。”养牛大户李万全说:“现在我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了,一年能挣上百万,都得感谢老支书。”
  北甸子人的生活有了起色,乡亲们的腰包鼓了起来。大家由衷地感谢老支书董福财,称他是村里的当家人。而老支书却开玩笑地回答:“你们不用谢我,许下的承诺就是欠下的债,我这是还债呢。”
  守原则——克己奉公成佳话
  头雁高飞群雁随。自打当上书记那天起,“领头雁”董福财就对村党支部20多名党员提出遇事党员要冲在前、打出样、有公心的要求。
  支部要建好,班子很重要。董福财明白这个理儿,他给支部班子立下规矩,凡是研究村里的事,大家要充分发言,谁说得对,就听谁的;定了的事,就必须认真带头干,差一点都不行。在他的带领下,支委班子议事时相互较真,落实时讲究配合,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全镇三个村,只有北甸子村没有上访的。稍有苗头,董福财就上门,掰饽饽说馅地讲道理,还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村里有点啥事也就都化解了。这个村支部是过硬的。”阿尔乡镇领导这样评价村支部。
  在支委会和村委会的关系上,董福财也有自己的原则,“只要是老百姓选上来的,我都赞同;两个班子要共同为乡亲们谋利益,为老百姓办实事!”
  董福财克己奉公,老百姓提起他都竖大拇指,而自家人有时却不买账。
  董福财的几个兄弟,都住在北甸子村。有个当村干部的大哥,兄弟们不仅没有占着便宜,还老跟着吃亏。每回分地,都是董福财负责拉线测量面积。落实到具体划分时,常常是别人家分到30垄,兄弟们只有29垄。为此,老董没少遭亲属的埋怨。
  “他帮着很多村民致富了,自己却依然清贫。”二十几年来,村子里其他人家都盖了新房,只有董福财家还住着40年前下乡知青住过的老房子。
  沙丘绿了,道路通了,村民富了,可老董却病倒了。2014年11月,董福财被检查出肝癌晚期。病重期间,董福财依旧牵挂着植树治沙的事,常对看望他的村民说:“只要我不死,还带着大伙儿去种树,北甸子村永远是我的家。”
  2015年3月,董福财永远离开了北甸子村和乡亲们。今年北甸子村又补种了2000多亩林子,还种上了1500亩经济林,他未竟的治沙事业将在这片土地上延续,他的忠诚、担当,也将在党员干部中间发扬。
XML 地图